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六安文史

舒城的民间器乐演奏

日期:2015-04-08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舒城县民间器乐演奏由来已久,尤其在农村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农村青年在农闲时经常聚在一起吹弹拉打,形成一支支民间锣鼓班子。每逢婚丧嫁娶,赛会迎神,都少不了这样的班子。这种活动,世代相传,至今还有许多乡或村保有这样的小乐队。1986年在百神庙乡吹打东老艺人黄国语家发现一本吹打乐《工尺谱》,系墨笔手抄本,内含吹打乐谱6首,锣鼓谱14首。至今 许多乐曲牌还师承这种工尺谱。
    舒城县流传的吹打乐曲牌约有50余首,其中少数已失传。从这些曲牌看,大部植根于民歌的基础上。优秀的民歌对民间器乐曲有很深的影响,如《秧歌二簧》、《穿心调》、《梳妆台》、《九连环》等民乐曲牌,与这些民歌,在旋律上都有相似之处。都是从民歌上发展起来的。即使一些专为民间器乐谱写的曲牌,也含有一定的民歌音型和浓郁的民歌风。
    舒城县民乐演奏的乐器大致有:唢呐、子呐、曲笛、牙板、板鼓、冬鼓、大锣、铙、钹、小锣、小镲、手锣等。另外更锣、包锣、碰铃、木鱼、竹板、连湘棍、坐磬、二胡、四胡、板胡等,也还偶而用之。
    民乐演奏活动,主要在以下一些场合:
    1、孟兰盆会(俗称斋孤打醮)这是一种宗教活动,设坛祭奠鬼神。除请和尚、道士诵经外,始终伴之以宗教音乐。所用乐器有笙、箫、管、笛、木鱼、坐磬、冬鼓、更锣、钹等。其中道士玩钹是很有功夫的,能将一只钹抛到空中几丈高处,然后扁扎落向另一只钹的碗子中心,利用惯性急速旋转,发出铿锵清脆之声。
    2、丧事。家里年纪大的人去世,俗称“白喜事”。办丧事时请来“山人”(风水先生)、和尚,诵经祭奠亡人,直至出殡。在整个过程中,民乐队吹奏丧调,如《乙字调》、《顺工车》、《大水路引》等。
    3、祈雨。干旱之年拜神求雨,浩浩荡荡的求雨队伍,由吹打仪仗队开路,向庙中龙王爷祈祷。求雨奏常用乐或宗教乐曲。如《春富贵》、《闹元宵》等。
    4、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过元宵节舒城人也称上元节,民间习俗闹花灯,是日盛况空前。民间吹打乐是灯场上的组成部分,所奏曲牌除丧调外都可演奏。
    5、婚嫁。男女结婚称为办喜事,礼仪非常隆重。新娘出嫁要坐花娇,抬着各种陪嫁品,必须有一支民乐队吹吹打打送到男家。男家更是锣鼓齐鸣,喜乐阵阵。主奏喜乐有《车子调》、《小工调》、《大开门》、《梳妆台》等。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陈规陋习迷信活动均已不存。但随着人民生活的好转,喜事日渐增多。婚丧嫁娶,盖新房,青年参军,节日庆祝活动,都有吹打乐队演奏。
    舒城县流行的吹打乐,民间有“五吹、八打、十三响”之说,即中型唢呐二根、曲笛二根、小唢呐一根为五吹;牙板、板鼓、冬鼓、大镲、小镲、大锣、小锣、手鼓各一件为八打,合计十三响,在实际应用中,除编制的多少、水平的高低不等外,一直沿用这种奏形式。
    民间吹打乐的演奏形式,有器乐独奏和器乐合奏。据调查,现在民间善长打乐演奏的老艺人掌握的曲牌有:
    1、器乐独奏。唢呐独奏有黄国语的《抱妆台》、《车子调》、《小工调》、《大开门》;张树成的《柳叶青》;余传海的《大官调》、《乙字调》、《大水路引》;董玉林、刘桢的《小水路引》;曹佐稳的《顺工车》、《反工车》;杨明胜的《小开门》。笛子独奏有张树成的《秧歌二簧》等。独奏曲牌,还可与锣鼓乐各种牌子,在节奏吻合的情况下进行合奏。
    2、器乐合奏。吹打乐合奏有黄家福、黄国语、沈玉成、高本立等合奏的《春富贵》、《破荷叶》、《九连环》、《三纫浪》、《到老令》。打击乐合奏有沈玉成、高本立等人的《长槌》、《十番》、《堆宝塔》、《九七五》、《闹元宵》等。
    舒城县器乐演奏。长期以来,受到当地山歌,民歌的影响。所以它的总体风格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个性 粗犷,旋律奔放,朝气蓬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宋象乾  胡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