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2018年第15期)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卫队伍结构、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应对能力的建议

日期:2018-05-10    作者:政协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反映: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环卫作为城市秩序中兜底的关键一环,其重要位置不言而喻,环卫工人为政府事业单位聘用和企业聘用。当前,全市上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不断努力,但环卫保洁队伍是薄弱环节,存在普遍性突出问题:

一是“老”。环卫队伍工人老龄化严重,一线环卫工人年龄偏大,而环卫工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跨度长,体力跟不上,但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又导致招人难的尴尬局面,造成环卫队伍无法年轻化。如六安市环卫队伍人数1996人,其中50岁以下424人,50岁以上1572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二是“强”。 市环卫处承担1002万平方米道路街巷清扫保洁任务,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除尘,每天清运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左右。环卫工人无休无假,劳动强度普遍超负荷,特别是在遇到强降雪、春节长假等特殊时期,垃圾清运等工作强度更大。

三是“大”。作业安全隐患大,与各种垃圾打交道,极易引发各种疾病;市民出行不文明行为,加大作业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据统计,六安市发生与环卫工人相关且备案在册的交通事故,201433起,1人死亡;201527起;201655起;201741起。

四是“少”。主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少,由于规划滞后和邻避效应,城区垃圾中转站布局不合理且数量不足,目前21座正常运转,已不能满足城区垃圾处理需求,人员设备始终超负荷运转。

五是“超”。垃圾处理超负荷,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600吨,随着城乡垃圾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厂垃圾量剧增,原一期设计处理量为600/天,现已超过800/天,已超负荷运转,急需上马二期项目。二期项目原设计处理量600/天,从当前垃圾量增长态势看,建成即达饱和状态。

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进一步提升环卫工工资收入,强化福利保障,着力提高环卫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优化环卫工人队伍。目前,全市环卫工人基本工资自20161月开始执行1375/月,(最低工资标准的1250元。)对符合参保条件且有参保意愿的购买了五险,70岁以下的全部购买了意外保险。《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78号)明确确保环卫合同制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并建立健全正常增长机制,使环卫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收入增幅不低于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增幅,但是实际中,环卫工的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合理增长机制还不健全。

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环卫机械化覆盖,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减少人工作业,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城市道路逐步推行机扫、洒水等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

三是要加大对环卫行业用工和工资福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将环卫职工权益保障工作情况纳入环卫单位市场准入和评价条件,完善行业进入及退出机制,保障环卫工发言权和参与监督的权利。

四是保障环卫职工休息休假权利,政府、企业要依法落实加班工资或安排轮休,以保障环卫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爱护环境卫生意识,严惩造成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不洁的行为,如,对行车过程中乱丢垃圾的行为采取媒体曝光、一定数额的处罚等方式,营造清洁环境靠大家的好氛围。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