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绿色发展研究 > 六安绿色发展研究简报

绿色发展研究简报(第十四期—研究成果专刊之七)

日期:2018-01-23    作者:政协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改善人居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第六课题组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改“三大革命”,不仅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更是打好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保障。

一、我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问题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助推六安绿色振兴,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有力、部门协作高效、群众参与主动的工作格局。

(一)农村垃圾治理。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生活垃圾三年治理行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逐步建立起“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设施建设方面,共建成130座垃圾中转站、4.2万个垃圾池(房),投放10多万个垃圾桶,配备140辆垃圾转运车和一大批电动三轮车、人力手推车,基本实现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覆盖。队伍建设方面,按农村人口配备保洁员,乡镇垃圾转运站配备1-2名作业人员,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垃圾收集人员,全市农村环卫保洁员共6264人。经费保障方面,逐步建立了县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裕安区、叶集区采取PPP模式统一将全区农村垃圾收运工作外包,区财政每年分别支付管理费2900余万元和1400万元;金安区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与六安三峰环保发电厂结算各乡镇垃圾焚烧费;霍邱县每年安排不低于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乡镇垃圾转运燃油费进行补助。

我市各县区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县区

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县级财政支出(万元/年)

垃圾处理终端

金安区

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市场化

2160

城南垃圾焚烧发电厂

裕安区

已推行县PPP

2900

城南垃圾焚烧发电厂

叶集区

已推进县PPP

1400

金寨县垃圾焚烧发电厂

霍邱县

正在推行县域PPP

1170

县垃圾卫生填埋场(霍邱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建)

县区

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县级财政支出(万元/年)

垃圾处理终端

霍山县

正在推行县域PPP

2000

霍山县垃圾卫生填埋场

舒城县

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市场化

2600

城南垃圾焚烧发电厂

金寨县

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市场化

2500

金寨县垃圾焚烧发电厂

(二)农村污水治理。我市农村污水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全市126个乡镇(不含四县城关镇),已建污水处理设施乡镇34个。其中,正常运营29座,在建污水处理设施乡镇36个,未建污水处理设施乡镇56个。据调查,先期建设厂(站)资金多数来自环巢湖流域环境治理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等环保项目,而相当数量的乡镇缺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资金投入渠道。

我市各县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县区

乡镇个数

已建

正常运营

在建

未建

备注

金安区

17

3

1

9

5

城北乡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裕安区

19

2

2

6

11

平桥乡、城南镇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叶集区

4

1

1

2

0

孙岗乡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霍邱县

29

2

1

2

25

城西湖乡、临淮岗乡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霍山县

15

0

0

15

0

舒城县

20

4

3

2

14

金寨县

22

22

22

0

0

(三)农村改厕。目前,我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除已建成30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及近两年建设的新居外,大多数自然村农户仍旧使用旱厕,迫切需要来一场“厕所革命”。截至2016年,我市先期共实施125万户农村旱厕改造,由于资金、技术等叠加因素,改造旱厕多使用砖砌式化粪池,未能做到密闭、防渗,改造效果差,造成二次污染,使用效果不佳。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9.12%,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据今年6月进行的自然村改厕量摸排数据显示,我市到2020年需要对19.66万户厕所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我市农村改厕年度计划任务表

县区

年度计划(户)

总计

2017

2018

2019

2020

金安区

6000

12000

12000

10000

40000

裕安区

7000

12000

12000

11600

42600

叶集区

1600

1200

1200

1000

5000

霍邱县

11000

12000

12000

12000

47000

霍山县

3000

3000

3000

3000

12000

舒城县

7400

7500

7600

7500

30000

金寨县

6500

5500

4500

3500

20000

总计

42500

53200

52300

48600

196600

二、我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进展

(一)垃圾治理方面。开展了农村陈年积存垃圾集中清理。针对农村陈年积存垃圾的现状,六安市住建委制定了《六安市陈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动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和完成时限。各县区立即行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启动清理行动。截止9月底,全市130个乡镇1817个行政村共清理各类垃圾10万余吨,并通过了市级复查和省级验收。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基本完成,根据国家住建部、环保部召开的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电视电话会精神,20173月,市住建委会同市环保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六安市和金寨县、舒城县分别建立了工作台账,并录入住建部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针对每个点制定了整治方案。目前金寨县11个点全部完成整治,舒城县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PPP建设模式全面推开,今年先后有霍邱县、霍山县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PPP建设模式,金寨县正在进行PPP模式招投标,年内将确定中标单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二)生活污水方面。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为科学规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2016年我市各县全面启动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的编制,舒城县等四县完成编制任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为全面掌握我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市住建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调查摸排。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市126个乡镇,仅建成规范化污水处理厂5座,大多数乡镇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为加大环巢湖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污水治理力度,我市年初下达了43个乡镇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截至12月底金安区4个乡镇已完成3个,裕安区7个乡镇已完成4个,叶集区2个乡镇正在实施建设,霍邱县2个乡镇正在实施建设,霍山县15个乡镇已完成13个,金寨县6个乡镇全部建成,舒城县7个乡镇正在实施建设,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建设模式试点启动。2016年,金寨县实施了县域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金寨县政府与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金寨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委托该公司对原建25座污水处理站改造升级,新建9座,统一交由该公司运营维护,运营期20年。霍山县环保局和安徽森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霍山县乡镇污水处理站PPP建设协议,由该公司负责1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任务,概算投资3560万元,运营期20年。通过PPP建设模式,采取乡镇打捆发包的形式,一方面解决了规模偏小吸引不了投资方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乡镇运营维护能力不足的困难。

(三)农村改厕方面。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重点对不能纳入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置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为贯彻落实2017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市住建委首先组织各县区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把有改造意愿的农户改厕数摸清摸实。经统计全市到2020年共有19.66户厕所需要改造。制定改厕实施办法。20177月,市住建委及时印发了《六安市农村改厕工程实施办法》,明确了总体目标、年度任务、改厕模式、施工组织、资金保障、档案管理等。编印了《六安市改厕技术标准图册》。20177月初,市住建委委托市建筑勘察设计院着手开展了我市农村改厕图集的设计工作,对改厕系统流程、给排水平面布置、给排水管道系统、基础处理、厕屋标准等设计成图表形式并标明规格尺寸,做到通俗易懂,方便农村工匠操作,为农村改厕提供了技术支持。开展农村改厕试点。6月下旬,舒城县首先在百神庙镇百神庙村开展了10户改厕试点,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从改厕的效果看,消除了异味,改善了环境,得到了农户的大力支持。金安区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其他县区积极推进。截至12月底,2017年全市计划任务数42500户(含霍山县比照执行3000户),其中金安区6000户,实际完成6440户;裕安区7000户,实际完成7896户;叶集区1600户,实际完成2000户;霍邱县11000户,实际完成11200户;霍山县3000户,竣工3000户;金寨县6500户,实际完成7256户;舒城县7400户,实际完成8200户,总计竣工45737户,超额完成3237户。

三、我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已全面展开。综合我市治理基础条件和进展情况发现,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各县区均召开了专题推进会,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但从调研情况来看,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推动不力,陈年垃圾清理进展慢,清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地方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抓工业上,忽视了垃圾污水治理。二是绿色发展站位不高,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三是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发挥,一方面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缺乏投工投劳能力,另一方面农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四是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文明程度不高,一些长期养成的生活陋习难以短时改变。

(二)规划质量不高。近年来,我市正大力推进“多规合一”,要求各县区、各乡镇在统筹规划时,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优化项目的方案设计,突出特色、体现品位、实现功能,以期达到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目前大多数乡镇在总规编制时未充分考虑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规划质量不高。垃圾处理方面,县区在进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时,存在简单按行政区划规划布点,布局不尽科学合理的现象;乡镇在进行环卫设施规划时,未能根据人口规划、垃圾量、交通情况合理布置垃圾集中收集点,环卫基础配套设施投放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部分乡镇污水处理、村庄污水处理等工程存在“为规划而规划”现象,未能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和长效性,不注重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导致后期建设和管理难度大、投入多,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从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规划现状看,我市垃圾污水处理终端建设在区域上存在不均衡。县区层面,舒城、霍山两县垃圾均存在“出路”问题,舒城县缺少垃圾处理终端,霍山县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除金寨县、霍山县、叶集区整县(区)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外,其余县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位于裕安区城南镇的六安三峰环保发电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已满负荷运转,二期建设尚未启动。乡镇层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集镇建设较为成熟的乡镇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群众理解支持程度也较高;巢湖流域的金安、舒城乡镇和淮河流域的霍邱、裕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欠账大,处理能力明显不足

(四)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本密集程度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资金难题已成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瓶颈。以舒城县万佛湖镇为例,该镇今年正在建设一座设计规模为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先行建设5000吨,土建和设备投入1460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和集镇自筹)。厂区建成后尚需建设15.6公里污水管网,其中主管网5公里,预计投入2200万元。同时,该镇镇区正在实施2.6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投入达860万元。我市农村改厕资金缺口大。据测算,我市自然村非卫生厕所改造户均成本在1200-1500元(装配式化粪池、简易厕具、加压水桶等设备购置费及运费为600元左右,余下为施工成本)。目前资金来源为省级奖补、市级参照省级标准配套、县区兜底。截至2020年,我市需要对19.66万户厕所改造,预计需投入资金1.5-2亿元。

(五)运维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运维水平普遍不高,缺少关键技术支撑。职能部门层面,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统筹实施大规模、散分布设施管理的经验,熟知各项处理工艺及建造要点的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县乡层面,当前县域农村污水治理尚未能形成“组团实施”,乡镇往往单独招标,中标企业实力不一,技术力量不能得到保证,难以为后续管养维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基层层面,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各行政村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大量建成设施终端及管网的运行维护要求。

四、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三大革命”是补短板,更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层层传导落实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责任,确立更高要求,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投入这场环境治理攻坚战。市级层面要注重一体化推进思路,聚焦重点、统筹实施;县区层面要落实主体责任,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探索治理路径,实现长效运营治本;乡镇层面要转变思想认识,真正从群众长远生活和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由污染治理被动接受转向开展生态文明主动创建。

(二)因地制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对现有规划进行完善,对缺项规划予以补充,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尽快形成一套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各县区要尽早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对已有垃圾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进行修编,确保符合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各项工作要求。各乡镇要以新一轮总规修编为契机,主动对标农村环境保护和“三大革命”工作要求,在规划城镇建设发展中充分考虑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努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重点,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垃圾治理方面,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垃圾处理终端建设,健全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六安三峰环保发电厂二期和霍邱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确保建成后“吃得饱、转得好”,打破垃圾治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怪圈。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加快补齐落后乡镇污水处理短板,积极统筹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污水治理,对于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应优先选择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对于人口少、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应选用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费用低的小型分散式处理设施。农村改厕方面,通过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和开展改厕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村改厕技术水平,逐步掌握大范围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的经验和能力。

(四)政府主导,引入多方共建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支持力度,整合各相关部门涉农资金,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村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生态示范创建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省级扶持、市级奖补、县区配套、农民支持和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运用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用(PPP)模式在内的各种投融资手段,为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提供资金保障。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信贷、税收等经济政策,积极引入环保企业、社会团体和农民主体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

(五)创新机制,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社会机构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引入社会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相关部门负责定期开展达标监测,结果作为设施维修、向第三方机构和镇村拨付运维管理经费的重要依据。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远程集中管理、全天候实时管理、线上线下联动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建立运维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各地组织集中培训,设计单位提供交底培训,技术单位和服务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上门指导,形成技术指导闭环,确保运维长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因势利导,在规划、建设、管护等各个环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真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